中廣網北京6月29日消息(記者侯艷 馬闖)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今天下午表決通過特種設備安全法。法律進一步突出了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的安全主體責任。除濕機
法律列舉的八大類特種設備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等,它們具有高溫、高壓、高空、高速的特點,一旦發生事故,后果極其危險。工業除濕機
與之前國務院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相比,特種設備安全法進一步明確企業在特種設備安全上的主體責任。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闞珂: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經營企業、使用單位等都要首先負起責任來。
在各類特種設備中,人們最關心的就是電梯安全。去年,全國發生電梯事故36起,死亡28人。分析發現,電梯維護保養工作不到位,是導致電梯事故和故障發生的重要原因。
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監局電梯處處長張宏偉:發達國家制造企業維保電梯比例約70%,目前我國只有30%。現在制造企業有他們的成本,低于成本確實不能保證維保的質量,達不成一致,最后還是由社會上一些專業的維保公司來做。
電梯制造企業提供維保的成本一般較高,于是物業公司轉而選擇社會上的一些低價維保公司,導致維保工作不能有效到位,這一問題更為突出地存在于住宅電梯中。
對此,特種設備安全法明確,對共有的特種設備,共有人可以委托物業服務單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種設備,受托人履行管理義務并承擔相應責任;共有人沒有委托的,由共有人或者實際管理人履行管理義務并承擔相應責任。
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副司長許新建:比如小區,就明確了使用者就是物業公司,它是負首責。原來出了一些事故都推來推去,這次法律里面明確了,所有的維修、保養、出現事故的救援首先是要找他。如果涉及到制造、維護保養問題,由使用者、運營單位再跟其他單位協調。
法律強化了特種設備生產安裝、經營使用、維護保養、檢驗檢測等全過程監管,確立了特種設備身份管理制度、質量責任追溯制度、產品召回制度等。奧特思普科技除濕機 |